INVESTOR INN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搜索
 
 

结果按:
 

 


Rechercher 高级搜索

最新主题
» 黄金交易策略分析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六 二月 03, 2018 11:25 pm 由 麦克

» 欧元中线操作策略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六 二月 03, 2018 11:19 pm 由 麦克

» 蔗糖中线交易机会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一 十一月 06, 2017 7:40 pm 由 麦克

» 上证指数中线分析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日 七月 16, 2017 10:42 pm 由 麦克

» 澳元中线多头启动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日 七月 16, 2017 10:16 pm 由 麦克

» 英镑/日元中线交易机会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日 七月 16, 2017 10:11 pm 由 麦克

» 美元/日元的中线交易机会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日 七月 16, 2017 10:09 pm 由 麦克

» 2016年11月铜中线多头机会降临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日 六月 11, 2017 1:10 am 由 麦克

» 欧元/日元中线交易机会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周日 五月 07, 2017 5:41 pm 由 麦克

投资SUNDAE
七十年后的反思 Sunsae12

七十年后的反思

向下

七十年后的反思 Empty 七十年后的反思

帖子 由 麦克 周六 九月 05, 2015 7:45 pm



第C07版:先驱文化
七十年后的反思
 作者:大康 放大 缩小 默认
 



  以前人们认为,战争和贸易是一个国家增加财富的两个主要手段。
  但七十年前的那场大战,给全人类带来了一个刻骨的教训,一个公认的普世价值,那就是,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是根本行不通的。两次世界大战使全世界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尽管有人战胜,有人战败,但没有胜利者,全人类都是输家。
  现在摆在全人类面前的,就只剩下一条路,那就是贸易。
  其实这样的人类实践历史上早就有过,像当年北宋和大辽签订的檀渊之盟;南宋和金国签订的绍兴和议。双方杀得血流成河,都付出了惨痛代价,但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。最后通过合议,开始贸易,双方发现,其实这才是成本最低的办法。双方互通有无,各取所需,彼此都得到了发展,实现了双赢。
  而在其中,国力强大的宋朝尽管在战场上不是对手,但在贸易中很快占据了主导地位,让对手对自己产生了经济依赖,渐渐形成了一种贸易加文化的变相征服。实现了永久的和平,自己也发生了巨大的经济腾飞,雄踞当时的世界之首。
  孙子讲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具体怎么实现?宋朝人的答案是:通过贸易。
  这个道理被后来的大英帝国发挥的淋漓尽致。当时的世界性殖民是通过战争和贸易实现的。但在两者的主次关系中,贸易占主要地位。武力是用来保护贸易的,大多数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贸易秩序。
  像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鸦片战争,实际就是贸易战争。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产能,使英国人有这个自信,只要你打开国门和我贸易,我就能让你对我产生经济依赖,从而对你实现殖民。
  大英帝国的军力强大,但也不可能打下日不落那么大地盘。它的天下不是一仗一仗打下来的,而是贸易出来的。它强大的军力服从于贸易,为贸易服务,维护它规定的贸易秩序。
 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一系列的屈辱条约中,都会有这么主要的一条,开放某某通商口岸。你只要打开国门让我贸易,就足够了。
  二战,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世界大战了,人类文明早已想通了和超越了这一点。但和平并不意味著各个民族、国家间不再竞争,不再较劲。贸易带来交流,带来富裕和繁荣,同时也是大家竞技的舞台。在贸易场上的得失,同样能达到战争的结果,这里面也有征服与被征服,主导与依赖。贸易的较量,同样能给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,带来深刻的影响。
  最典型的就是德国的故事。二十世纪,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时代,各个国家都英雄辈出,书写了无数伟大的史诗。在众多豪杰中,如果评选男一号,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会认为,是德国。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,德国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,闯下了两次塌天大祸。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,这个民族巨大的精神力量,它就有这个本事。而接下来的后五十年,就更令人无语。
  1990年10月3日,东西两德,摆脱了美英法苏的控制,实现了祖国统一。虽然离当年德国战败被肢解已经有四十多年,但德国顽强、理性的自愈能力是世界近代史上绝无仅有的。在那一刻,被有些人一直津津乐道的二战战后格局,除了那个摇摇晃晃的联合国框架外,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。
  就在一年以后,统一的德国作为主要发起国,创建了欧盟,实现了历史上多少代人梦想的欧洲大一统。由于强劲的经济实力、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思想,现在世界不得不公认一个事实,那就是,欧盟已经被德国所掌控。当年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用流血和刺刀没有做到的事,现在的默克尔,兵不血刃,不动声色地拿下了欧洲。
  为什么那些欧洲国家放弃了自己曾经拋头颅洒热血拚死捍卫的边界,而加入欧盟呢?答案还是贸易。为了更好的无障碍贸易一体化,这些国家宁可放弃国界、货币等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标志,为了国家和民族实现更大意义上的繁荣。他们不能不加入,也不敢不加入。
 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面对欧盟的紧逼,进行了英勇的抵抗,但最终,他还是挣不破这种新形式征服的罗网,只能俯首称臣,自己黯然下台。最新消息,希腊被迫出售国有资产还债,首批十四个机场已经全部落入德国人手里。
  德国,实际已经是世界上新的强权之一,但有人担心它,质疑它,甚至恐惧它吗?作为一个曾经两次杀的世界血流成河的狼性民族,现在它悄然重回权力,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警惕和恐慌。你不得不佩服,经过一百年的实践与探索,德国人的思维和战略,已经到了高众人一筹的境界。
  到此为止,我想贸易主导世界这个观点已经有了相当的说服力,那我们就开始用它来分析问题。让我们站在这个角度,来看当今的中日之争。
  快速罗列几个事实: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中日年贸易额只有十亿美元,到高峰时的2011年,达到3500亿美元,三十年时间,增长了350倍。
  回顾史料,上个世纪80年代,中日快速进入蜜月期,日本几乎是手把手地帮助中国建立工业化。先进的技术,先进的管理理念,先进的设备,大量的人才培训,以及大量的无偿援助和低息贷款。可以说,在那十年,日本是中国的好老师,为中国后来的经济起飞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  日本当年为什么这么做?这里面当然有悔罪心态。当时毛、邓、田中等战略家深知,消除当年刻骨仇恨的最好办法,就是通过贸易把双方紧紧连在一起,贸易带来交流,带来繁荣和进步。打交道就能产生感情,就有可能融化当年的仇恨。
  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,就是中国具有经济的三个基本要素:原材料、劳动力和市场。日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,但它深受三要素的制约,如果和中国联起手来,双方取长补短,必能称雄世界。
  事实上,双方都在贸易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,日本在贸易中赚了很多钱,而中国在日本的帮助下,建立起了自己的现代化工业。而这个强大工业基础的建立,是很难用钱来衡量的。
  但到了九十年代末,日本逐渐发现了问题,那就是自己越来越陷入对中国的经济依赖。觉醒的中国所展现出来的巨大能量,越来越令日本人震惊。当年扶贫的对象,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正开始对日本各个行业产生强大的冲击。
  我个人有过亲身的经历。一年我到山东青岛某企业访问,一番招待过后,酒有点过量的企业老板请我到办公室,跟我介绍,他的这条流水线是日本最后的一条毛巾流水线,现在日本本土已经生产不出一条毛巾了,整个行业都被中国企业拿下了。
  他把脚放在老板台上,指著墙上的两张日本老照片,跟我讲,那两个人一个是日本老板的爷爷,一个是叔叔。最后签协议的那天,山东大哥突然提出,要在设备清单里加上这张桌子和那两张照片,日本人死活不答应。山东人的暴脾气上来了,起身拂袖而去,老子不买了,生意不做了。日本人无奈,只能求他回来,含泪答应了全部条件。
  我面前这位大哥说到这儿,朗声大笑,骄傲得意之情溢于言表。
  其实在当时的很多领域,都出现了像纺织业这样的景象,由于中国具有三大要素优势,已经开始对日本形成严重威胁。你只要把技术教会我,我就开始对你进行全方位扫荡,直到摧毁你整个行业。
  到了这个世纪,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向高技术和高科技领域蔓延,从传统制造业,直到冰箱、电视、汽车等,中国一直在学习和赶超。这时,很多日本右派不干了。
  双方的贸易开始向中方倾斜,日本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。必须摆脱这种依赖,必须摆脱这种无声的征服,可谁也无法要求趋利的民间企业摆脱对华贸易,但这些人手里有两件法宝,一个是靖国神社,一个就是钓鱼岛。
  于是,一出出闹剧在这两个舞台上交替上演。明显是故意挑衅和破坏,目的就是不想让当时的中日关系再继续下去。
  而且这些人发现,每次触碰到这两个地方,中方就会火冒三丈。渐渐地,这两个地方成了控制中方情绪的遥控器,只要动一下按钮,中方就会有强烈反应。情况在按著这些人的希望在进行,双方政治关系和民族情感在不断地争执中,逐渐消耗,形成了“政冷经热”的奇特景观。但双方的贸易在不断地打压中,还在顽强发展,并在2011年,达到了高峰。
  但到了2012年,日本上演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,终于激怒了中国政府,双方全面进入对抗状态。在这种强硬的对抗中,中方有人甚至提出,要用抵制日货等贸易制裁来逼迫日本屈服。顽强的中日贸易再也经不起这种打击,开始掉头向下,这三年来,双方贸易额大幅度下降,大量日资从中国撤离,开始转移到东南亚谋求发展。
  日本右派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,日本开始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。
  而与此同时,中国经济开始大幅放缓,很多出口企业关门,强大的工业产能开始出现过剩的危机。
  从现在看,2012年,有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。
  和钓鱼岛相比,中日贸易要重要得多。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小平主动建议,搁置钓鱼岛争议,积极开展双方贸易。这里面的大格局,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  小平曾经给中日关系定调:“两国关系的基础应该建立在本国的战略利益上,也要照顾对方的战略利益,不要去计较那些历史恩怨,不要计较社会制度。”
  当年英国为了保护自己的贸易,竟然不远万里去和一个庞大帝国开战。今天的中国也是一样,贸易,才是自己的最大利益。
  以中日来说,中国拥有原材料、劳动力和市场三大要素,日本拥有技术和管理优势。但技术和管理是可以模仿和学习的,而原材料,劳动力和市场是不可以的,你是拿不走的。
  从这就可以判断出,在双方贸易的较量中,时间越长对中国越有利。因为时间越长,中国学习、赶超的时间就越长,就能学到更多的技术和管理,而且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恰恰需要的就是学习和模仿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中国的先天优势不可动摇。
  完全可以想见,当年中国用30年完成了工业化,今后用不了30年,就可以升级转型为现代化,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与世界保持正常贸易交流的基础上。
  中国本来正在进行一场注定赢得胜利的长跑比赛,但现在却因为一个小小购岛的插曲,正在主动弃权。这不能不说是本末倒置,日本右派赢得了战略博弈上的胜利。
  有朋友到这儿一定忍不住了,那钓鱼岛呢?钓鱼岛就不要了吗?我要反问:经过三年的对抗,除了在周围转了几圈外,你又得到了什么?
  我必须告诉朋友们一些历史典故:当年北宋和辽国忍辱负重签下了城下之盟——檀渊之盟,双方展开贸易,和平了117年,之后,辽国崩溃,宋朝终于得到了昼思夜想的燕云十六州;后来南宋和金国签订绍兴和议,双方互相贸易,各自发展,结果92年后,金国瓦解,南宋收回了黄河以北和两淮的大片失地,基本实现了岳飞当年的愿望。
  这些都是靠战争得不到的,但通过双方贸易交流,经济发展的较量,不战而屈人之兵,瓜熟蒂落,谁的民族素质高,自然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。
  钓鱼岛永远都是中国的,这一点不容置疑。面对日本右派的奸计,不能上当,不能动感情,任你把钓鱼岛耍出花样来,我永远就是淡淡的三个字:不承认。然后牢牢抓住双方友好的大格局,继续扩大和发展双边贸易,凭借我们的先天优势和后天的努力学习,总有一天,中国能完全赶超日本,赢得最终的胜利。
  上兵伐谋。两者争锋,庙算多者胜。地大物博,人口众多,不一定注定成为大国,成为大国的民族一定是想通了的民族。当年的葡萄牙、荷兰、西班牙都是弹丸小国,但他们抓住了贸易的权柄,竟然都各领世界风骚数十载。
  强大的工业基础,巨大的产能,数千万精良的工人队伍,这支浩荡大军本应该是一个国家的优势,而不应该成为包袱,甚至变成经济危机的源泉。
  我认为,2012年对日本启动对抗机制,是中国政府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重大失误。
  起因自然错在日本,但中国随之全方位的对抗,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双方贸易,严重损害了自身利益。自2012年中国经济开始大幅放缓,你不能说这只是巧合。
  除了经济贸易以及中日间战略博弈的损失外,这种强烈的对抗心态,甚至严重影响了自己国内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文化。
  以往的从容变成急躁,平和变成严厉,学习求知变成了狂妄自大。这么多年健康向上的心态,开始变得焦躁不安,彷彿大战就在眼前。军事的井喷式发展,海外中央台的军事宣传,好像真的在准备一场战争。
  社会上,浅薄激烈的民粹分子占了上风,反日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,谁质疑谁就是汉奸。这些人声音最大,最不理性。曾经的工程师治国,精英专家治国的专业理性气氛,已经被各种义和团式的抗日神剧所冲淡。
  更令人忧心的是,这种对抗情绪还在扩大,还在蔓延。
  ***在毛选中的第一句话就是:谁是我们的敌人,谁是我们的朋友,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。而英国首相帕麦斯顿也讲过一句话:没有永远的朋友,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这句话被作为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。利益怎么体现?通过贸易。
  上个世纪末,谁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?是日本;时至今日,谁又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?是美国。2014年,中美贸易额达到了5550亿美元。如果再算上德国、日本、英国、法国、澳洲等发达国家包括东盟,中国的贸易额在四万亿美元以上。而对俄罗斯,2014年,双方的贸易额为950亿美元,差不多是中日贸易高峰时的四分之一,还不到总贸易额的2.5%。
 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出问题,在这个世界上,谁是我们的朋友,谁才是中国最大的利益所在。中国为什么要陪着俄罗斯去挑战自己主要的贸易伙伴?为什么要伤害自己的主要利益来源?俄罗斯在和西方的对抗中拿到了克里米亚,中国得到了什么?在这种对抗中,中国和俄罗斯,谁最获利?谁在利用谁?
  影响贸易的办法很简单,就是设置障碍。贸易的最大敌人就是对抗,而对抗的极致就是冲突和战争,而这一切都是贸易的坟墓。
  在中国的媒体上,随处可见类似的新闻,中国某新式武器是美国航母或某武器的剋星。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气氛,很多人已经把美国当作假想敌,反美,几乎也快成了一种新的政治正确。
  中国正在对抗曾经的第一大贸易伙伴,现在又开始对抗现在的第一大贸易伙伴。这是为什么?难到我们不想和美国做生意了吗?难道我们不想和西方贸易了吗?这是中国的最大利益吗?
  面对抗战胜利七十年,那里面有很多人类的经验教训,就看你如何提取,如何反思。看战后七十年的发展,我们可以看出,和平是主旋律,贸易是主旋律。
  当年二战时的中美合作,深刻地影响了世界;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合作,再次改变了世界,彼此获得了双赢。合作可以创造历史,难道现在,我们不想和美国合作了吗?
  现在,中国再次走到了自己的历史关头,路走对了,就可能真正实现多少代人的强国梦想。但如果一旦走错了,可能就会再次遗憾地错过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,从此沉沦。
  中国必须纠正自己的对抗心态,必须从这种对抗模式中走出来。中国要做全世界的朋友,要和全世界做贸易,要为自己强大的工业产能找到出口,要向所有的先进国家包括日本虚心学习,完成自己的转型升级,实现自己的现代化。无论是政治、外交、文化、军事等,都要服从于这个伟大目标。
  对抗,并不能使你赢得世界,只会被世界所拒绝;而真正能赢得世界的,是比世界还大的格局和胸怀。
  中国一直有人叫嚷,中日早晚必有一战;现在又有人叫嚣,中美之间早晚也必有一战。这些人成天要求别人记住历史,但自己却没有记住和弄懂历史。和不动声色的德国人相比,这些人还活在七十年前。
  没有人绝对正确。当年奠基了中美关系,中日关系,为中国勾画了整个世界格局的邓小平,在中央党校门前留下了四个大字:实事求是。什么意思?他自己给出了解释: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。中国现在的路走得对不对?很快就会被事实所证明。但愿到那时候,中国还有机会,一切还来得及。
  值此七十年胜利日纪念之际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纪念缅怀方式。作为一个后辈,我用我一番对祖国的肺腑之言,来对我们英勇的前辈们,表达由衷的敬意。





CopyRight 2003-2015 © All Rights Reserved.版权所有: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使用帮助 | 在线投稿 | 使用守则 | 粤ICP备12061805号  

麦克
常客
常客

帖子数 : 214
积分 : 467
注册日期 : 15-07-25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